礼学先生这一下震慑了不少学子,很多学子开始小弧度的调整自己的坐姿。
感受到书舍内小范围的骚动,礼学先生声音越发沉了下去:“《易》云,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且不说这话本意如何,单从字面上理解,现在是你们该动的时候吗?”
一句话落,所有学子顿时僵在原地不敢再动作了。
礼学先生不动如山,环视了书舍之内学子一眼,声音大了些许:
“你们要明白,礼学课不单单是让你们了解该有的礼仪,最主要的是让你们成为君子。至少在老夫眼里,你们如今的行径全都不合格。”
什么情况都没有搞明白就被礼学先生劈头盖脸教训了一顿,众人多多少少是有些不爽的,终于有人忍不住,在人群中小声嘀咕了一句:
“那什么才是合格,您倒也说说。就这么训人有什么意思。”
声音不大,但是书舍非常安静,所以这一句抱怨非常清楚地传到了礼学先生耳中。
“不满是吗?”礼学先生放下戒尺,向前走两步,一字一顿地说道,“你此刻的所作所为,便是无礼的真实写照。”
一时间,没有学子再出声。
礼学先生坐到案几后,扬声道:
“听好了,从第一节礼学课开始,将你们乡土粗鄙的一套全部收起来,老夫不管你们过往到底生活在怎样随性的环境,一入礼学便将你的一言一行都掩盖在面具下。”
“科举,走的是为官之路,倘若连伪装都不会,迟早会死于权力漩涡。老夫教你们的,是礼法,又不单单是礼法,具体自行理解。”
“休言老夫看不起你们,因为如今老夫眼里根本没有你们。”平静地扫过学子们有些不忿的神色,礼学先生一板一眼地说道,“你们在老夫眼中尚未开化,形同野兽。是没有人会给野兽眼光的,因为它们不配。”
“倘若想要老夫瞧得起你们,就不要轻视礼学,好好学,懂得学以致用,用心去感受礼法那些框框架架后面到底代表的是什么。”
说完这些,礼学先生仿若未觉台下学子们各异的脸色,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起上古礼仪。
从商周开始,中国礼乐制度便逐渐趋于完善。上古的礼乐,自然是不需要今人去遵从的,但是这些礼乐依旧是重要的。
尊卑与统治秩序,是礼乐所传达出的重要思想。正是有了这些,才有了人伦的和谐。
礼学先生在案几上讲着那些一板一眼又枯燥的知识,因着礼学先生课前的一段话,哪怕玩心最大的学子都收敛着,努力去将之听进心里。
“根据《仪礼》记载,周初的礼有十七种,分别是……”
“一是士冠礼,二是婚礼,三是……十六是乡射礼,十七是……”
学子们听着礼学先生一个个将“礼”举例,但是数到第十七个时候,礼学先生忽然顿了一下。
很显然礼学先生是一时间想不起来第十七个是什么了。毕竟关于礼乐的知识那么多,不可能条条框框都记得。